英格兰 南美战绩(英格兰南北地区联赛)
提起英格兰和南美的较量,相信不少足球迷都会想起那些激情四溢、跌宕起伏的精彩瞬间。英格兰,作为足球强国,在南美战场上也有着辉煌的战绩。本文将带您回顾英格兰在南美战场上的经典对决,探寻那些让人难以忘怀的瞬间。
一、英格兰与南美的渊源
英格兰与南美足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1910年,英格兰足球代表队首次参加了在乌拉圭举行的世界杯。虽然首战告负,但这却开启了英格兰与南美足球的交流。此后,双方在世界杯、美洲杯等国际大赛中频繁交手,上演了一幕幕激情四溢的较量。
二、英格兰在南美战绩概览
为了更好地展现英格兰在南美战绩,我们用表格的形式呈现:
年份 | 赛事 | 对手 | 比分 | 胜/平/负 |
---|---|---|---|---|
1930 | 世界杯 | 乌拉圭 | 0-1 | 负 |
1950 | 世界杯 | 乌拉圭 | 0-1 | 负 |
1958 | 世界杯 | 巴西 | 1-3 | 负 |
1970 | 世界杯 | 巴西 | 1-4 | 负 |
1986 | 世界杯 | 阿根廷 | 2-1 | 胜 |
1990 | 世界杯 | 阿根廷 | 1-1 | 平 |
1994 | 世界杯 | 哥伦比亚 | 2-1 | 胜 |
1998 | 世界杯 | 阿根廷 | 2-1 | 胜 |
2006 | 世界杯 | 巴西 | 0-1 | 负 |
2014 | 世界杯 | 阿根廷 | 0-0 | 平 |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英格兰在南美战绩中,胜平负各占一定比例。虽然总体战绩略逊于南美球队,但在一些经典对决中,英格兰也曾展现过强大的实力。
三、经典对决回顾
1. 1950年世界杯:英格兰VS乌拉圭
在1950年世界杯小组赛中,英格兰与乌拉圭狭路相逢。比赛进行到第85分钟,乌拉圭队长加尔加诺在禁区内用手将球打进球门。英格兰球员抗议手球,但裁判并未吹罚。英格兰0-1不敌乌拉圭,成为了世界杯历史上的经典遗憾。
2. 1986年世界杯:英格兰VS阿根廷
在1986年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中,英格兰与阿根廷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较量。比赛进行到第89分钟,英格兰队长加里·莱因克尔头球破门,将比分扳成1-1。加时赛,英格兰再进一球,最终2-1战胜阿根廷,晋级四强。
3. 1998年世界杯:英格兰VS阿根廷
在1998年世界杯八分之一决赛中,英格兰与阿根廷再次相遇。比赛进行到第58分钟,英格兰球员大卫·贝克汉姆任意球破门,将比分锁定为1-0。英格兰以1-0的比分战胜阿根廷,晋级八强。
四、总结
英格兰与南美的较量,是一场场激情四溢、跌宕起伏的足球盛宴。虽然英格兰在南美战绩略逊于对手,但在一些经典对决中,英格兰也曾展现出强大的实力。相信在未来的比赛中,英格兰会继续在南美战场上书写新的传奇。
求英格兰世界杯每届的战绩
在世界杯历史上,英格兰没有参加1930、34和38年的世界杯。二战之后英格兰重返国际足联,但在预选赛中失利未能打进1950年世界杯决赛圈。1954年英格兰首次在世界杯上留下印记,他们打进了8强,在1/4决赛中输给了乌拉圭;1958年,英格兰在小组赛中全部比赛都以平局收场,未能晋级淘汰赛阶段;1962年,英格兰再次打进了8强,1/4决赛输给了后来的冠军巴西。
1966年,世界杯在英格兰举办,该队创造了历史,获得了至今唯一一次世界杯冠军。该队与法国、墨西哥和乌拉圭同组,以2胜1平的成绩出现,接着在1/4决赛和半决赛中先后击败阿根廷(1-0)和葡萄牙(2-1)。在温布利举行的决赛中,英格兰通过加时赛4比2击败西德队,赫斯特上演帽子戏法,包括一记击中门梁后弹在门线附近的争议进球。最终,队长博比-摩尔代表英格兰捧起了雷米特杯。
1970年到1986年,英格兰3次参加世界杯(其间无缘1978年决赛圈),虽都进入了第二阶段,但均未能打进4强。1990年是英格兰最近一次在世界杯上取得好成绩,老罗布森率队打进了4强,最终获得第四名。在缺席了1994年美国世界杯后,英格兰在98年和02年分别打进16强和8强,但先后输给了南美双雄阿根廷和巴西而止步。
在2006年世界杯上,英格兰在埃里克森的率领下顺利从小组中出现,并击败厄瓜多尔打进8强,在和葡萄牙的1/4决赛中,该队在点球战中失利。
阿根廷美洲杯历届战绩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概况世界杯美洲杯奥运会世青赛
阿甲
请选择:请先添加栏目
文章导航
阿根廷足球队简史
本栏图文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阿根廷足球网>>历史长廊>>概况>>
阿根廷足球协会成立于1893年,于1912年加入国际足联。
至1998年,阿根廷足球队共12次入围世界杯决赛圈。2次获得冠军,2次获得亚军。
在阿根廷,足球运动自从1867年英国海员和当地移民举行了第一场比赛之后就广为流行。在那之后英国教师亚历山大·沃森·赫顿创办了英语高等学校,布朗8兄弟曾在此就读。他们8人后来成为当时著名的校友队的主力。20世纪初阿根廷创办了自己的职业足球联赛。在最初的联赛中,校友队取得了在12个赛季10次夺冠的骄人战绩。继校友队后,现已拥有百万名球迷的博卡青年队和河床队相继成立。
阿根廷足球队在40、50年代已称霸南美,队中拥有一大批才华横溢的球员。但是他们在世界杯上的战绩使人们大失所望:在1958年瑞典世界杯和1962年智利世界杯上,阿根廷人因状态不济而未有上佳表现;在1966年的英格兰世界杯赛中,又因动作粗野而引起争议,不得不退出比赛。
为了获得足坛最高荣誉,阿根廷人不得不等了70年。这辉煌的一刻最终在1978年到来了。当时,阿根廷作为东道主,在主教练塞萨尔·梅诺蒂率领下首次获得世界杯,球星肯佩斯获最佳射手称号。随后,阿根廷人在86年墨西哥世界杯上再度捧杯,马拉多纳获最佳球员称号。
80年代,天皇巨星迭戈·马拉多纳独步天下,征服了整个阿根廷。他带领阿根廷青年队获得1979年在日本举行的20岁以下世界青年锦标赛的冠军。在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赛上,他与队友捧起了世界杯。1990年的意大利世界杯上,人员不整的阿根廷队在他的努力下勉强打入决赛,但最终屈居亚军。
阿根廷的足球富有创造力,灵感和精湛的技术。此外,阿根廷队还以善罚点球著称,多次在世界杯关键的点球大战中获胜,被誉为“点球大战常胜军”。
阿根廷队历史上的名将有:何塞·曼努埃尔·莫雷诺、丹尼尔·帕萨雷拉、阿尔迪列斯、马里奥·肯佩斯、迭戈·马拉多纳、克劳迪奥·卡尼吉亚、加布里尔·巴蒂斯图塔、丹尼尔·奥尔特加、贝隆、克雷斯波、里克尔梅、巴勒莫等。
传统队服:蓝白相间的条纹上衣,黑色短裤,带蓝色条纹的白色球袜。
成绩统计:
世界杯参赛纪录:共12次入围世界杯决赛圈(1930,34,58,62,66,74,78,82,86,90,94,98)
世界杯最好成绩:1978年、1986年2次获得冠军,1930年、1990年2次获得亚军。
美洲杯赛成绩:14次获得冠军(1921,25,27,29,37,41,45,46,47,55,57,59,91,93),为获冠军最多的队。
世界杯历史:
1930-亚军
1934-首轮被淘汰
1938-未参加
1950-未参加
1954-未参加
1958-首轮被淘汰
1962-首轮被淘汰
1966-四分之一决赛被淘汰
1970-预赛未出线
1974-第二阶段被淘汰
1978-获得冠军
1982-第二阶段被淘汰
1986-获得冠军
1990-亚军
1994-第二轮被淘汰
1998-四分之一决赛被淘汰
2002-小组赛被淘汰
世界杯数据统计:
参加世界杯总场次 57场
胜 29场
平 10场
负 18场
进球 100个
失球 69个
世界杯总积分 68分
球队参加世界杯纪录:
比分最悬殊的胜利:1978年 6:0战胜秘鲁
比分最悬殊的失败:1958年 1:6负于捷克斯洛伐克
世界杯射手王:巴蒂斯图塔,进9球
参加比赛最多的选手:迭戈·马拉多纳,21场
举办过的世界杯:1978年
著名球星:
迭戈·马拉多纳
加布里埃尔·巴蒂斯图塔
马里奥·肯佩斯
丹尼尔·帕萨雷拉
乌瓦尔多·菲洛尔
奥斯卡·鲁杰里
路易斯·蒙蒂
阿根廷队世界杯参战全纪录:
年份对手结果
1930法国胜 1-0
墨西哥胜 6-3
智利胜 3-1
美国胜 6-1
乌拉圭输 2-4
1934瑞典输 2-3
1958联邦德国输 1-3
北爱尔兰胜 3-1
捷克斯洛伐克输 1-6
1962保加利亚胜 1-0
英格兰输 1-3
匈牙利平 0-0
1966西班牙胜 2-1
联邦德国平 0-0
瑞士胜 2-0
英格兰输 0-1
1974波兰输 2-3
意大利平 1-1
海地胜 4-1
荷兰输 0-4
巴西输 1-2
民主德国平 1-1
1978匈牙利胜 2-1
法国胜 2-1
意大利输 0-1
波兰胜 2-0
巴西平 0-0
秘鲁胜 6-0
荷兰(加时赛)胜 3-1
1982比利时输 0-1
匈牙利胜 4-1
斯洛维亚胜 2-0
意大利输 1-2
巴西输 1-3
1986南韩胜 3-1
意大利平 1-1
比利时胜 2-0
乌拉圭胜 1-0
英格兰胜 2-1
比利时胜 2-0
联邦德国胜 3-2
1990喀麦隆输 0-1
苏联胜 2-0
罗马尼亚平 1-1
巴西胜 1-0
南斯拉夫平 0-0(罚点球后,比分为3:2)
意大利平 1-1(罚点球后,比分为4:3)
联邦德国输 0-1
1994希腊胜 4-0
尼日利亚胜 2-1
比利时输 0-2
罗马尼亚输 2-3
1998日本胜 1-0
牙买加胜 5-0
克罗地亚胜 1-0
英格兰平 2-2(罚点球后,比分为4:3)
荷兰输 1-2
2002尼日利亚胜 1-0
英格兰输 0-1
瑞典平 1-1
阿根廷队和世界各队的交锋全纪录:
阿根廷-比利时
1982-阿根廷:比利时 0-1
1986-阿根廷:比利时 2-0
阿根廷-巴西
1974-阿根廷:巴西 1-2
1978-阿根廷:巴西 0-0
1982-阿根廷:巴西 1-3
1990-阿根廷:巴西 1-0
阿根廷-保加利亚
1962-阿根廷:保加利亚 1-0
1986-阿根廷:保加利亚 2-0
1994-阿根廷:保加利亚 0-2
阿根廷-喀麦隆
1990-阿根廷:喀麦隆 0-1
阿根廷-智利
1930-阿根廷:智利 3-1
阿根廷-克罗地亚
1998-阿根廷:克罗地亚 1-0
阿根廷-捷克斯洛伐克
1958-阿根廷:捷克斯洛伐克 1-6
阿根廷-民主德国
1974-阿根廷:民主德国 1-1
阿根廷-萨尔瓦多
1982-阿根廷:萨尔瓦多 2-0
阿根廷-英格兰
1962-阿根廷:英格兰 1-3
1966-阿根廷:英格兰 0-1
1986-阿根廷:英格兰 2-1
1998-阿根廷:英格兰*2-2
*阿根廷队在罚点球后胜出
阿根廷-法国
1930-阿根廷:法国 1-0
1978-阿根廷:法国 2-1
阿根廷-希腊
1994-阿根廷:希腊 4-0
阿根廷-海地
1974-阿根廷:海地 4-1
阿根廷-荷兰
1974-阿根廷:荷兰 0-4
1978-阿根廷:荷兰 3-1
1998-阿根廷:荷兰 1-2
阿根廷-匈牙利
1962-阿根廷:匈牙利 0-0
1978-阿根廷:匈牙利 2-1
1982-阿根廷:匈牙利 4-1
阿根廷-意大利
1974-阿根廷:意大利 1-1
1978-阿根廷:意大利 0-1
1982-阿根廷:意大利 1-2
1986-阿根廷:意大利 1-1
1990-阿根廷:意大利*1-1
*阿根廷队在罚点球后胜出.
阿根廷-牙买加
1998-阿根廷:牙买加 5-0
阿根廷-日本
1998-阿根廷:日本 1-0
阿根廷-墨西哥
1930-阿根廷:墨西哥 6-3
阿根廷-尼日利亚
1994-阿根廷:尼日利亚 2-1
阿根廷-北爱尔兰
1958-阿根廷:北爱尔兰 3-1
阿根廷-秘鲁
1978-阿根廷:秘鲁 6-0
阿根廷-波兰
1974-阿根廷:波兰 2-3
1978-阿根廷:波兰 2-0
阿根廷-罗马尼亚
1990-阿根廷:罗马尼亚 1-1
1994-阿根廷:罗马尼亚 2-3
阿根廷-南韩
1986-阿根廷:南韩 3-1
阿根廷-苏联
1990-阿根廷:苏联 2-0
阿根廷-西班牙
1966-阿根廷:西班牙 2-1
阿根廷-瑞典
1934-阿根廷:瑞典 2-3
阿根廷-瑞士
1966-阿根廷:瑞士 2-0
阿根廷-美国
1930-阿根廷:美国 6-1
阿根廷-乌拉圭
1930-阿根廷:乌拉圭 2-4
1986-阿根廷:乌拉圭 1-0
阿根廷-联邦德国/德国
1958-阿根廷:联邦德国 1-3
1966-阿根廷:联邦德国 0-0
1986-阿根廷:联邦德国 3-2
1990-阿根廷:联邦德国 0-1
阿根廷-南斯拉夫
1990-阿根廷:南斯拉夫*0-0
*阿根廷队在罚点球获胜
南美足球没落的原因分析
南美足球没落已成为事实。本文从球员,俱乐部,国家队,3个层面举例说明南美足球没落的现状,并对导致现局面的原因进行简单的分析。
注:这里拿“南美球员”和“欧洲球员”,以比较两者的方式进行讨论。非洲球员和其他地区(比如墨西哥等)球员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1.球员层面
表1 1995年—2019年金球奖得主
以上是金球奖评选对非欧洲球员全面放开的1995年开始的历届金球奖获得者。25次评选结果为,欧洲13人次,南美11人次,其余洲1人次。欧洲和南美呈现势均力敌的局面。但是仅对比“每年的足坛第一人”显得说服力不够。
那么接下来统计金球奖前三名球员分布(注:从梅罗双骄开始的2008年作为分界线,分成两个时间段统计)。
表2 1995年—2019年金球奖前三名名单(注:蓝色字体为欧洲球员,红色字体为南美球员,黑色字体为其余洲球员)
仅从数据表面看,后一段时期南美球员人次反而增多,看似“南美球员没落”的观点不成立。但是,2008年—2019年是梅罗双骄时代,梅罗分别是南美和欧洲最强球员,不能代表整体。那么排除梅罗,前三名中的剩下一人便可认为是当时的“世界第三人”。结果这个“世界第三人”的名誉争夺中,欧洲12人次明显强于南美的2人次。也就是说 2008年到至今,几乎梅西一人在为南美足球撑场面,南美足球人才凋零(顶级球星)不可阻挡。
当然,这种简单的比较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样本数量极其有限,只拿极少数顶尖球星进行了比较,还有毕竟是欧洲机构举办的,从效力于欧洲各联赛的球员中评选,因此对南美球员“不利及不公平”,但即便如此能在大体上反应欧洲和南美球星的人数和实力对比。
更有说服力作法是,统计1995-2019年所有金球奖候选人的总得分(总票数),再进行比较和分析。但这个工作量较大,资料收集也有一定难度,故未进行。
那么,导致这一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最重要的一点是:相比于欧洲球员,南美球员的一大优势是“足球灵性”——令人羡慕的天赋,眼花缭乱的技术,匪夷所思的动作,激情奔放的个性,自由散漫的自律,这些都是很多南美球员特有的标签。而这种特性更适合在“散养式”的足球环境下得到更大的开发和提高。随着足球产业化的越来越成熟,“军事化式”的青训系统和培养方式越来越普及和得到重视,但是这种培养方式可能更适合相对“呆板,笨拙,注重团队”的欧洲球员,而不适合于南美球员。
因为不少南美好苗子们年纪轻轻就被欧洲球探挖走,在“另一个足球文化环境”中学习成长,可能有利于针对性培养和提高成材率。但是换个视角,这些并不一定适合大部分南美球员,或者至少在这种培养模式下,南美球员的上述特性会受到遏制。自己的特点得不到施展空间,同时用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跟欧洲球员进行成长竞赛。这种“扬短避长”的方式只能让南美球员的综合能力愈发平庸化,与欧洲球员的PK中逐渐处于弱势。
另外,非洲球员加入欧洲国籍,欧洲媒体更热衷于“包装”本地球员等,这些也是导致南美球员“没落”的客观因素之一。
2.俱乐部层面
上世纪80,90年代的丰田杯,欧洲冠军杯冠军PK南美解放者杯冠军,足坛两大势力的最强俱乐部之间的较量呈旗鼓相当之势。但这种平衡逐渐被打破,包括后来的世俱杯,欧洲俱乐部的战绩明显优于南美俱乐部。把过去40年以每10年为一个时间段,分成4个阶段,欧洲俱乐部:南美俱乐部的冠军次数比依次为4:6,6:4,7:3,9:1。欧洲从开始的4:6逐渐逆转至最近的9:1,提示欧洲俱乐部对南美俱乐部的实力优势越来越明显。
表3 1981年—2020年丰田杯(后改为世俱杯)冠军(注:蓝色字体为欧洲俱乐部,红色字体为南美俱乐部)
这一原因最好理解,因为一旦南美球员打出优异表现,马上被欧洲俱乐部买走。区别是,特别优秀的球员被欧洲豪门俱乐部买走,普通优秀球员被欧洲二三线俱乐部买走。相当于大部分南美一流球员被欧洲俱乐部挖走,南美俱乐部球员整体水平下降。最终结果是俱乐部层面“欧洲冠军PK南美冠军”呈现出“欧洲一流球员+南美一流球员 PK南美(极少数的)一流球员+南美二流球员”,比赛胜负的大概率结果可想而知。
3.国家队层面
上世纪的98世界杯为止,世界杯冠军次数为“欧洲8次,南美8次”平分秋色。新世纪从02开始到18的五届世界杯,欧洲夺冠4次,南美夺冠1次,现欧洲以12次领先南美的9次,而且这种差距看起来可能会越来越大。近四届除了14阿根廷打进决赛却憾失冠军,南美球队甭说决赛了,打进半决赛都相当费劲。再者,南美能算得上一流强队的也就巴西和阿根廷(乌拉圭算半个),数量上无法与欧洲抗衡。欧洲除了五大联赛国家队,荷兰比利时葡萄牙克罗地亚等球队也有相当的纸面实力和实际战斗力。欧洲的强队数量明显多于南美,从概率角度,欧洲的世界杯成绩优于南美也是理所当然的。
表4近5届世界杯四强(蓝色字体为欧洲球队,红色字体为南美球队,黑色字体为其余洲球队),从表4可见,02巴西夺冠后的4届世界杯,欧洲球队完成四连冠,并且“4冠3亚6四强”碾压南美的“0冠1亚2四强”。
除了南美球队的球员实力和人才储备劣势,不可忽视的一点有,当大家的球员实力和人才储备相当时,国家队以某一,两支俱乐部为主要框架打造阵容和打法时更容易出成绩。比如德国(拜仁),意大利(尤文,米兰),西班牙(巴萨,皇马),等。巴西,阿根廷,法国这种俱乐部弱势的世界杯冠军,主要是夺冠当时球员实力和人才储备明显优于其他球队。而屡屡让球迷失望的英格兰和荷兰,与英超俱乐部(争冠集团球队数量最多)分散缺少主辅,荷甲俱乐部(深受博斯曼法案危害)没落人才外流,导致缺少供国家队参考的“俱乐部模板”有一定关系。而南美球队其俱乐部被欧洲俱乐部“挖空”,缺少能够胜任“国家队骨干”的国内俱乐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队球员之间的默契度和实战效果,国家队更像是临时拼凑的“雇佣军”,球队实力和成绩必然受不利影响。
上述现象变化的共同根本原因一个字就是“钱”。欧洲靠经济优势吸纳足球人才,配备优质的硬件设施和各种辅助项目,然后就是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南美足球在球员,俱乐部,国家队,3个维度层面均落后于欧洲足球,而以目前的情况,这种局面大概率往恶性循环模式发展。因此,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南美足球的持续没落将无法避免。
图1两个欧洲人“姆巴佩PK哈兰德”会不会成为接下来足坛“双骄”?